登录 1秒注册

跋扈飞扬网

搜索
站长论坛»主页 首页 百科 >雷暴天气暗藏健康威胁!如何科学避险?
查看: 9
回复: 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跋扈飞扬网] 雷暴天气暗藏健康威胁!如何科学避险?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沙包(7级)
 楼主|26 分钟前 |   使用道具 举报 只看此人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当前正值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雷暴华东、天气华北、暗藏东北等地强降雨和雷暴天气频发。健康除直接灾害外,威胁雷暴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发作、何科心血管事件增加等健康问题。学避险专家提醒,雷暴不同人群健康风险各异,天气需科学防护、暗藏因人施策,健康提前做好应对准备。威胁

雷暴天气健康威胁需警惕

雷暴天气的何科健康风险呈现多层次、多系统特点。学避险最直接的雷暴危险是雷击,人在户外空旷区域、高地或水域附近时,易成为雷电的袭击目标。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统计,全球每年有2.4万至3万人因雷击而死亡、24万至30万人因雷击而受伤。

近年来,雷暴天气引发的雷暴哮喘备受关注。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永明说,雷雨前,空气湿度变大,让空气中本就聚集的花粉和霉菌孢子颗粒吸水后,体积进一步变大。当有雷暴时,花粉和霉菌被瞬间击碎,变成更为细小的微粒体进入人体下呼吸道,引发过敏性炎症,从而引起哮喘或导致症状加重。

此外,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于扬说,雷暴天气气压骤变,易诱发急性心梗、脑梗等心脑血管急症。老年人因机能衰退和共病状态更易受气候影响。研究表明气温、湿度变化可能引发生理指标波动及情绪应激。公众需提高警惕,出现不适及时就医。

专家还表示,精神健康敏感人群需对雷暴天气高度重视:雷暴时的声响和强光易引发焦虑人群惊恐发作;强风可能导致物体坠落、树木倒塌,加上路面湿滑,易造成意外伤害;雷暴引发的断电,还会威胁依赖医疗设备患者的生命。

科学防护因人施策

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恒毅说,面对雷暴天气,普通人群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收到雷暴预警尽量避免外出。若在户外,应尽快寻找有完善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躲避,远离铁塔、大树等;在室内则要远离门窗、水管,拔掉电器插头。

针对哮喘和过敏体质人群,张永明建议,雷暴天气前应关闭门窗,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,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备好相关急救药物,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等。若出现喘息气促、胸闷咳嗽等症状,应及时使用吸入剂并就医。

“极端气候确实可能会加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,但公众不要过度紧张,提前备好常用急救药物,避免情绪激动,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。”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李锴印提醒,精神健康敏感人群可尝试深呼吸、冥想等放松技巧,必要时寻求亲友或专业心理支持。

依赖医疗设备的患者和家属同样需做好防护。于扬建议,一是根据设备电源情况保障电力供应,提前充电或准备发电装置等;二是备好设备故障应急包,如使用呼吸支持设备患者需备好管路、简易呼吸球囊,有起搏器植入患者可备用磁铁等;三是确保医疗可及,若发现依赖医疗设备出现异常,需及时就诊或启动医疗救援。

此外,照护者在照护老人、婴幼儿及行动不便者时,应加强居家环境安全,如移除走廊障碍物防止跌倒、卫生间安装防滑扶手、密封电源插座等,提前规划避险方案,掌握常用急救方法及紧急转移路线。还要做到健康风险主动防控,如老人脱水、婴儿体温失调等,照护者需定期做好监测。

携手筑牢防雷安全网

雷暴天气的健康防护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个人、社区和社会各层面协同发力。相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,就如何筑牢防雷安全网给出建议:

——在社区防控层面,应当建立分级分类的精细化管理机制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与物业联动,通过智能手环等设备实时监测独居老人、心血管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的健康状况,确保他们在极端天气下能及时获得帮助。

——公共场所更需要加强标准化防护建设。根据我国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、技术规范、检测技术、雷电防护等相关标准,城市广场、体育场馆等露天场所应当安装雷电预警系统,并设置明显的避险指示标识。公共场所应完善防雷设施,并在雷暴预警时及时疏散露天区域的人群。

——气象服务的升级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。随着人工智能预报等技术应用,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预警信息向特定区域、特定人群精准推送,避免预警疲劳。同时,气象部门需进一步提高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,通过手机短信、社交媒体等多渠道发布实时预警信息。

——医疗机构应完善应急救治体系。三级医院需储备足量烧伤、电击伤救治药品和设备,基层医疗机构重点培训心肺复苏等基础急救技能,定点医院建立“绿色通道+多学科会诊”应急机制。

专家强调,雷暴天气虽不可控,但通过提前准备和科学应对,绝大多数健康风险均可有效降低。公众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防护方案,关键时刻才能化险为夷。
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1秒注册

站长论坛积分规则

辽ICP备17633053号-2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 站长论坛

GMT+8, 2025-08-05 , Processed in 0.295106 second(s), 188 queries .

Powered by 跋扈飞扬网

©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,并不代表本站长论坛立场!

返回顶部